
智能功率模塊簡介
智能功率模塊(Intelligent Power Module, IPM)是一種集成了控制電路和功率半導體器件的模塊,用于電機控制和電力轉換。IPM通過集成IGBT或其他功率開關以及保護電路(如過流保護、過熱保護)來提高系統(tǒng)的可靠性和簡化設計,減少了外部元件的需求。這些模塊廣泛應用于工業(yè)驅動、家電、汽車電子等領域。在儲能系統(tǒng)中,IPM通過高效能量轉換和保護功能,支持電流的直流到交流轉換或相反,從而適應多種應用需求。
在儲能系統(tǒng)中的應用
IPM在儲能系統(tǒng)中的核心用途包括能量的高效轉換和保護功能的實現(xiàn)。IPM可在不同的負載條件下支持直流電與交流電的相互轉換,這種靈活性特別適用于需要精準控制和高效轉換的儲能系統(tǒng)。從電網(wǎng)到電池存儲,以及從電池返回電網(wǎng)的過程中,IPM起著關鍵作用。
通常,IPM內部包括IGBT或MOSFET等負責處理大電流和高電壓的功率半導體器件。此外,還有用于控制這些器件開關操作的驅動電路,這些電路接收并放大控制單元的信號來驅動功率器件。
為了保障操作的安全性,還有集成的保護電路和控制電路,以及用于監(jiān)測電流、電壓、溫度等參數(shù)的傳感器,確保IPM運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。模塊化設計不僅簡化了產品設計,還降低了設備的體積和重量,從而減少了成本。
IPM的工作原理
IPM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首先,模塊從控制系統(tǒng)(如微處理器)接收控制信號;然后,控制電路基于接收到的信號,通過驅動電路控制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導通和截止狀態(tài),實現(xiàn)電流的DC-AC或AC-DC轉換;最后,傳感器持續(xù)監(jiān)測操作參數(shù),并在檢測到異常時,通過保護電路及時調整或停止設備工作以防止損壞。
市場格局與主要參與者
目前全球IPM市場由領先企業(yè)主導,包括三菱電機、英飛凌、富士電機、羅姆和安森美等。這些企業(yè)占據(jù)了約75%的市場份額。三菱電機以其高可靠性產品聞名,而安森美通過收購擴展了其技術基礎,成為重要的方案供應商,產品應用于多個領域。
預計到2029年,全球IPM市場規(guī)模將達226.53億元人民幣,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.38%。在中國,雖然本土企業(yè)規(guī)模較小,但正在努力擴大市場份額。士蘭微科技和斯達半導體是其中的代表,分別在IPM和IGBT領域深耕。比亞迪則以其車規(guī)級IPM產品成功打開國內外市場,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家電領域。
總之,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擴大,IPM將在電力轉換解決方案中發(fā)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